骨质增生,针刀治疗原理

恢复骨关节的力平衡西医学的退行性变理论,就是老化的意思;而人的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,那么老化也就是不可逆转;老化不可逆转,退行性变也就不可逆转。因此,骨质增生疾病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治疗。事实是不是这样呢?

人体内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。力有三要素,即大小、方向、作用点。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。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、复杂的,但在人体内不管多么错综复杂的力均可以概括为三种力的形式,即拉力、压力和张力;同时存在相对应的应力,即拉应力、压应力和张应力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的力学系统是为了支持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存在的。当骨关节和附于其上的软组织(如肌肉、肌腱、韧带、滑囊等)损伤后,受损软组织的粘连、瘢痕、挛缩、堵塞可以引起其起止点的力平衡失调,产生高应力,牵拉相应的骨关节,使骨关节产生微小移位,或者骨质增生。所以,骨质增生是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对抗性调节的结果,在某种意义上,有保护性作用。既然如此,以往那些切骨刺的做法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;另外,药物消除骨刺也是不可能的。因为骨刺的本质就是骨,倘若药物能清除骨刺,那么同样也能把骨消除。所以,治疗骨质增生症在于调整力平衡。当异常力和高应力去除,恢复力正常的平衡后,骨质增生便得治,骨质增生可以自行消退。

骨关节力平衡失调的原因是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失调。以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来解释两种平衡失调之间的关系:首先是动态平衡失调。在颈椎病的病理机制中,首先是从椎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点开始的,其病理过程都是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后,人体通过无菌性炎症的形式进行自我修复、自我代偿,最终引起病变软组织本身、病变软组织与邻近软组织之间、相关软组织与之所附着的颈椎骨质之间形成广泛的粘连、瘢痕、挛缩和堵塞。这四大病理机制如果在人体调节范围以内,没有引起动态平衡失调,就不会出现临床表现;反之,四大病理因素直接刺激、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、神经,就会引发神经血管受压的临床表现。当动态平衡失调得不到纠正,病情就继续发展,就会引起颈椎骨关节的力平衡失调:在动态平衡的基础上,软组织在颈椎的附着部的粘连、瘢痕引起颈椎骨关节应力失衡和应力集中,人体为了抵抗这种异常的拉力、压力、张力,一方面在应力点集中的部位,如钩椎关节和椎体前后缘,产生局部硬化、钙化,最终形成骨质增生;另一方面,引起颈椎在水平面、矢状面、冠状面发生单一或者复合位移,当骨质增生或者颈椎移位刺激压迫颈部神经、血管、脊髓时,就会引发神经、血管和脊髓受压的临床表现。

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颈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:由于颈部的软组织损伤部位不同,每个个体对刺激、损伤的反应程度不同,对刺激、损伤的代偿能力不同,对损伤的自我修复程度不同,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,病情的轻重程度也不一致。也就是说,没有临床表现,不等于没有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表现,如粘连、瘢痕、挛缩和堵塞,只是这种损伤在人体的代偿范围以内,还没有引起颈部的动态平衡失调和力平衡失调,故没有临床表现,这时不需要治疗;只有当损伤超过了自我代偿的范围,造成了平衡失调,才需要外力干预,才需要治疗。换言之,外因(粘连、瘢痕、挛缩,骨质增生等)是颈椎病的基础,内因(人体的自我调节)才是是否引发颈椎病临床表现的决定因素,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。针刀闭合性手术可以松解、切开附着于病变颈椎骨关节部位的病变软组织,使骨关节的高应力状态得到缓解,再通过针刀术后的手法,使错位的骨关节恢复正常。

综上所述,针刀医学的一切治疗手段都是为了恢复人体的各种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