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:主页 > 针刀临床问题 >

临床中很难避免治疗部位出血,应怎样对待针刀后的出血现象?

时间:2016-01-09 15:16来源:然道国医

        教材上讲针刀手术不出血,但临床中很难避免治疗部位出血,应怎样对待针刀后的出血现象?能不能完全避免?

        尽管我们按照四步进针规程,努力掌握了治疗部位的局部、精细、立体的解剖知识,但毛细血管无处不在,手术操作要想完全不出血是不可能的。所谓的不出血是相对于外科手术来说的,针刀治疗的出血量可以忽略不计。

        我们知道无论多么精密的仪器都会有误差,是不是合格产品要看用哪个标准衡量。标准有粗有细,在某个误差范围内的,我们可以忽略不计。出血不出血,有损伤无损伤是相对于同种疾病的开放性手术的治疗而言的。

        从临床疗效和针刀治病机制看,针刀治疗部位应有适量渗血才好。慢性软组织损伤导致肌肉、肌腱等粘连、挛缩、增生、钙化,刺激卡压了周围神经和血管而产生症状。通过手术探查和尸体解剖发现,凡病变部位皆缺血。针刀的剥离、松解恢复了软组织的力学平衡,也调整了内环境,其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将病变组织刺出血或充血,改善局部的微循环而达到治病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 硬结条索瘢痕组织内呈缺血状态,针刀治疗后患处有适量渗血,既可以迅速补充局部营养又可以加速局部新陈代谢。“冲走”沉积的有害代谢产物,使局部血管中化学成分改变,起到体液调整的作用。一点血也不出反而不利于机体恢复正常状态。

        为更好地提高针刀疗效,许多临床大夫在表浅部位施术后立即配以拔罐,拔出病变处之瘀血(从拔出的血液颜色看多是黑红色),因此缩短了疗程,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。

        但盲目地乱刺,损伤较大血管则是不可以的。因手术部位较深,血液可积聚体内造成血肿,机化粘连又可成新的病灶而产生症状。

        在临床中,根据患者反应,术者手感与解剖知识,应尽量避开较大血管。起针后,从针孔处出血的速度,出血的量以及手术部位的血管分布情况,判断血管破裂的部位。出血量较少、部位较浅的,可用消毒棉球擦去或在出血针孔放一个消毒干棉球,出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较快的应压迫止血,根据不同部位可压迫1-5分钟,若是深在较大血管出血应压迫10分钟。

        对出凝血时间较长的病人,在病灶比较深、血管比较丰富的部位施术(如腘窝、肘窝等),有人采用全身或局部用药的方法防止出血可供参考:全身用药,一般术前半小时肌注或静脉注射1支0.5g 酚磺乙胺(止血敏),也可将止血敏0.5g混于麻醉药中局封。此法虽可止血,却也削减了针刀活血化瘀的作用,实为不得已而为之。只要我们选好手术人路,进针时加压分离,避开较大血管,若是较小的血管出点血,有益而无害,不必忧心。

转载需注明出处:然道国医 http://www.xiaozhendao.com/rdgy/zhendaolinchuangwenti/490.html
上一篇:针刀对于肌肉等积累性损伤,为什么病程久者疗效好,病损短者疗效差?
下一篇:针刀临床中怎样避开神经血管呢?
针刀医学临床问题解析
何为牵涉痛?常见的牵涉痛部位在什么
12-29
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和髌韧带与脂肪垫
04-16
为什么许多头昏或头晕患者,手按风池
01-21
针刀治疗后,有些患者的症状反而加重
01-16
股内收肌群耻骨附着处损伤有哪些临床
03-31
肩周炎患者除局部针刀加手法治疗外,
02-24
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病
01-21
关节炎病人为什么能预知天气变化?
01-12
疼痛病症解析
什么是颈部外伤后综合征?
12-02
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?
01-05
什么是腰椎间盘源性腰痛?
01-08
什么是慢性腰肌劳损?
12-25
什么是胸椎间盘突出症?
12-19
什么是棘上、棘间韧带损伤?
12-25
什么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?
01-09
什么是项背部肌筋膜炎?
12-05
然道简介
然道国医发展至今,已经形成以无痛精针刀疗法、穴位埋线疗法、古方脐腹疗法、热敏灸疗法等核心技术,统称然道国医四大疗法。集医疗、特色培训、技术研发、医疗投资管理等多个产业板块于一体,其中医疗...[详细]
然道动态
随机浏览
...